發表於 Movies - USA

Athlete A (2020) 54 ★★1/2


與我看過更多的性侵紀錄片相比,此紀錄片並沒有太多新穎之處,就是呈現一個受害者如何有勇氣面對這一切,抓到性侵者。比較像是新聞事件報導多些當事人的說法,就電影層面而言,這是普通的紀錄片,但就了解整個事件來龍去脈,則負有教育與新聞意義。雖然也是Me Too風潮下的一部作品,或許因此給我一種老掉牙的感覺。

但因最近奧運結束,Simone Biles在突然宣告退賽,提及自己的心理健康,而她也是被性侵犯的受害者之一,才讓我又想起了此片。原來這加害者也傷害當今火紅的巨星,畢竟常常紀錄片拍的是多年的故事,直到奧運才發現這事件被揭露的時間如何貼近現在,讓我意外的驚訝。

發表於 Movies - DenmarkMovies - Sweden

Jagten / The Hunt 謊言的烙印 (2012) 114 ★★★★★


我完全沒有預期,這部片會令我痛哭,,但此片一點都不灑狗血,甚至前半段極為緩慢有些無趣,但沒有想到這種種靜逸是堆疊出後面的爆發力如此的打動我,故事架構很簡單,一個被小女孩誣告性侵的長輩會面臨什麼樣的心理歷程?該如何面對親友的眼光與對待呢?

前半段非常緩慢的鋪成,幾度我都快要感到無聊看不下去了,但後半段一一收割、收網,此片的節奏安排精準到位,每一個點都打到我,好像所有角色的兩難與感受都被我吸收到了,導致我看到一堆情緒的痛哭,都很難,然後大家都是好人,但卻又不受到意識形態、觀念的影響行使傷人的自以為是,我心疼受傷的角色,他的委屈之大有種無言問蒼天的無奈,但卻還能保有不瘋狂不失控的人性。小女孩的父親是被誣告者的童年好友,面對女兒的控訴當然不能不選擇相信女兒,但女兒也有多次說明自己是胡說的記不清楚了,直到在教堂內看到被誣告友人那眼神時,似乎什麼被打動了被震撼了,不能躲在批判友人的暗處,朋友似乎愧疚了,那晚帶著食物去和解的一場戲,解放了我的眼淚,雖然和解了,但傷痕哪可能輕易褪去呢?

發表於 Movies - USA

The Girl in the Book (2015) 19 ★★★1/2


這可視為關於,小女孩被熟齡男人誘惑的警世作品,不知道是該給小孩看?(他們會看得懂嗎?)還是其實比較重要的是要給不夠注意小孩安全的父母們看?!想到了林奕含事件,若父母可以更有警覺,或是更孩子的信任更好時,這樣的悲劇是否可以預防?

出版商父親,終日忙著自己的事業與繞著明星作家打轉,對女兒Alice(Emily VanCamp飾)的期待就是是否開始書寫了?未來是否能成為明星作家,當父親口中追捧的作家,突然對自己感到興趣,某種程度的後寵若驚或是崇拜應該是有的,但小女孩在我看來還是夠尊重自己的身體界限了,當作家要親吻她時,她後來是有反抗的,但沒有大人的制止,甚至是鼓勵小女孩能得到大師的青睞是多大的幸運,小女孩在這樣的迷惘中繼續「被家教」,但聰明的說了自己有喜歡的對象,作家繼續像是觀察獵物般靠近小女孩,一日到達了強致猥褻的程度,但小女孩被逼迫著看著對方,這種種在她心靈上留下了印記如何也掩蓋不了,當作家的書出版了,書寫一個小女孩的心路歷程,這成了作家最成功的作品,在發表會當天,小女孩終於知道自己被利用了,當告知母親後,沒想到換得的是母親告知父親,而在這個家還是以男性為尊的權力地位,小女孩馬上被安撫是她的幻想,母親一臉的無辜與弱勢,父親的說服與強勢是多明顯的對比。長大後了女孩只能做助理工作,書寫工作無法繼續,在過度年輕時被開啟了性經驗的女孩,也很容易從「性」上找一種出口或是發洩,很容易與人發生關係,當有男友後,偏偏在一次被父親再次忽略能力的悲傷時,去找最好的朋友剛好不在,卻跟好友請來看顧小孩的青少年保姆發生的性關係,這些情節的編排我覺得非常符合真實,但都是要多少脫序的行為之後,一個人才願意覺醒、長大、改變?常常就要累積出極大的動力後,療癒才可能發生,是當事人才願意走出舒適圈,那個病態行徑卻能讓受害人還感覺安全的模式。此片我覺得是非常富有教育意義的。

結尾是美好的,但我想或許也有些太過樂觀了,這樣的療癒過程常常是會有些反覆的,並不是這麼容易的。但能給人正能量的提醒,也未嘗不是好事吧。

女主角Emily VanCamp非常漂亮,給我類似Rosamund Pike的氣質美女感,但似乎沒有很出色的作品,還需要有更好的機緣,但身為加拿大人的她還會法語,或許也有歐洲電影的機會。

發表於 Movies - India

Soni (2018) 14 ★★1/2


挺好的,看看印度女性在警察世界中會遭遇什麼樣的性別議題或是經歷,但這類電影用非常生活的角度呈現,其實我大概都能猜到也不意外,但或許反而給自己國家的人民,印度人看看或許會有些改變的契機。

電影娛樂性而言薄弱,也毫無新意,但就看到某一種生活樣貌,或許是很好的教育題材。

Soni是菜鳥易怒女警的名字,但我感覺不斷照顧她的女長官更像是女主角,但或許要有某些信念的堅持也才能在後面似乎又喚醒了女長官的勇氣與堅持,這點又該算她是女主角吧。

發表於 Movies - BelgiumMovies - FranceMovies - Germany

Elle 她的危險遊戲 (2016) 3 ✭✭✭✭1/2


elle_ver2.jpg

我幾乎想不到Isabelle Huppert是否有過令我失望的電影了,什麼樣精神狀態再詭異的角色到她手上,即便我依舊不能完全理解這些角色的心理脈絡,她的演出總能增加角色的心理複雜性,好像這些角色就該有這樣的反應,忍不住就會渴望能有機會與這樣的人物有交流的機會(期望能與這些角色有心理治療的互動),看看這海報,不過就一個側面照,其中的訊息量之多,有趣極了。

法國文化中那人與人相處中那種直接又隱晦的態度令我著迷,表面上這故事看似是一個事業成功的中年婦女Michèle在家被襲擊性侵的事件,一般電影故事大概就是往解謎發展,然後可能過程中給幾個刺激的峰迴路轉考驗觀眾的腦力與刺激接受度,但此片的謎底根本不是重點,而是下一秒鐘又會有什麼超出預期的情緒反應令人意外,但又不是那種只為了怪異而怪異瘋狂,卻是遊走在人性合理邊緣裡的獨特,而在謎底揭曉後,觀眾依舊不清楚真正發生了什麼,我不確定這樣的女性角色是不是一種法國精神才會有的韻味,那些事件引發的情緒都不是單線條的平鋪直敘:
ex: 被強暴就只能悲傷痛苦嗎?PTSD就只能有那幾種反應嗎?恐懼與欲望的交織就只能令人渴望嗎?後害與加害者只能兩極對立嗎?暴力的表象下究竟是什麼呢?…等。當強暴犯的謎底揭曉,多少觀眾真有衝擊呢?那之後引出的是暴力下的欲望滿足,像是兩人的共同默契,因此直到死亡靠近,強暴犯似乎意外女人的安排?
ex: 童年父親的病態行徑就一定給女兒什麼樣的心理創傷嗎?一路逃避父親留下的烙痕也在生活中習慣接受了,但就一定是創傷後的反應嗎?
ex: 母親(由Judith Magre飾演)還是把丈夫當人而非殺人魔,總是期望女兒能到獄中探望父親,女兒則恨透父親不願意再見一面,那底層就一定是創傷後的怨恨嗎?
ex: 母親不認老的在臉上堆滿醫美痕跡,養了小狼狗還想著要再婚,女兒反對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ex: 工作能力差,只能靠富有女人Michèle資助的兒子(由飾演),瘋狂的迷戀女友,不論女友多羞辱他的謾罵他,他依舊充滿迷戀,就連女友的兒子出生後明顯的黑人混血模樣,兒子依舊認定那是自己的骨肉,女友也在兒子失業離開對方,這些多麼反諷的設定,是刻意將Michèle在感情上的掌控性與兒子形成強烈對比?還是為了展現兒子的無能,女強人依舊會心軟?最後Michèle給兒子在自己公司安排一個職位,經濟困境解除後,女友便回來了。或許只是凸顯女人Michèle在各方面都有的偏執掌控慾?
ex: 與前夫(由Charles Berling飾演)依舊保持友好關係,當知道前夫有新歡時以絕佳的方式找上對方還邀她來聖誕晚宴,這種自然的手法是否只有法國女人能行駛的如此如魚得水呢?用小手段傷害對方,像是在食物內咬到牙籤等小技巧,直到女友離開了,才又願意給前夫一個工作的機會,小地方展現這女人要一切都在其掌控中的需求?
ex: 當閨蜜(由Anne Consigny飾演)發現丈夫(由Christian Berkel飾演)出軌了,告知了Michèle,直到在公司慶功宴上看到閨蜜與丈夫又甜蜜和好時,偏偏在此時要告知閨蜜自己就是其丈夫外遇的對象,那冷淡又以不想再說謊做解套,實則是為了自己的帳掌控慾抹上糖衣?還是只是單純自戀的只希望自己想有一切的美好呢?末了閨蜜離開丈夫了,看似與Michèle和好了?其實閨蜜或許更渴望Michèle的愛吧?她必須是她世界中的唯一女王?

在一切看似早該令人精神失序的狀況中,Michèle卻反而活出令人羨慕佩服的生活樣貌,原著作者Philippe Djian不知道是以什麼樣的心態下創作的,是反諷父權彰顯女權?是對抗社會既定的價值?是探索人性欲望的黑暗面?是提醒讀者如何在失序的生活中保有獨特的可能性?我不清楚,但這電影就是好看。當然Isabelle Huppert絕對是此片的必要,她那神秘漠然又尖銳的神態,令人不寒而慄又傾心渴望靠近,我不想不還有誰更適合演出這樣的角色了。

Paul Verhoeven的作品我有印象的不多,感覺就是暴力美學與情慾商業類型電影,印象最深的就是當年Basic Instinct捧紅了Sharon Stone,但以當年觀影印象相比,此片的厚實程度高深許多,或許是年歲的累積吧,此片真的是非常好看,難怪會被時代雜誌選為2016年十大佳片。但此片最大亮點就是Isabelle Huppert,或許有些不平衡而感覺似乎少了點什麼。

發表於 Movies - Hong Kong

暗色天堂 Heaven in the Dark (2016) 71 ✭✭1/2


暗色.jpg

一個吻,究竟是兩情相悅?還是性騷擾的證據?表面上看來,這故事是兩個人不同角度對性騷擾真相理解的差距,對性騷擾的定義不同,則是常上演的劇情,台灣自從有些性別平等法後,性騷擾的定義便成了受害人的主觀感受,這時候不少加害人很冤的機會也增高了,不少男性酸言酸語的辯解,沒有金城武的外表,什麼行為都能被說成是性騷擾。

但此片還有更多深層的情節安排,有男女對感情發展階段的不同見解,男人被女人吸引了,因為基督教信仰過度的壓抑,又因男人的社會地位高有強烈的疑心病,女人的確被男人的優秀才華與成就所吸引,有內在對這男人的仰慕,也有對這男人理想的幻想,當酒精效力下,一吻後,緊接著女人詢問「你愛不愛我?」這突然刺激出男人的不安感,一連串的咒罵徹底傷害了女人的心,才有一連串PDST般的創傷反應,而男人卻偏偏忘了這對關鍵的對白,導致就算再判刑後身敗名裂,五年想破頭還是搞不清原因。當這關鍵的橋段一出,所有的迷霧才退散,原來女人是這樣的被傷害的,反而不是表面上看那個「男女對感情關係的解讀不同」,回到的心靈的創傷上,一切都能理解,但兩個脆弱的受傷靈魂,一個茫然地走向水池像給了自己一個洗滌的象徵,男人懂了嗎?女人則在揭露那最深處的傷害時,瘋狂地唸著經文,這是逃避到了宗教的懷抱嗎?還是展現這女人有心理創傷的瘋狂呢?

基督教則是被用來放大這差距的關鍵?還是被用來反諷信仰引人瘋狂的暗示?因為教義對高道德標準的規範,讓兩人都活在某些假面中,男主角是事業有成的CEO,又有兼職牧師工作,引人嚮往崇拜,男人享有崇高道德感帶來的自戀滿足,卻也深知「誘惑」的危險,遊走在壓抑自己的邊緣,當酒精的介入後,理智線斷裂,真實的人性出鞘,究竟有多少部分能被誤以為自己是道德崇高的完美男人呢?同時又如何能被崇拜仰望的他人接受呢?其實這兩人看似對事件的解讀不同,深層裡兩人其實是一致的,都無法接受真實的自己與對方,急切渴望的是彼此都帶上虛假符合道德的假面具,就這樣繼續待在那孤寂的頂端上才好?

這劇本無疑是成功的,雖然容易令人聯想到「聖誕玫瑰」,都是男女立場不同,到了法院對薄公堂期望理出真相,但是兩部片都有類似的問題,演員的演出不夠精湛有說服力,有些部分過度用力刻意,有些部分的眼神卻達不到該有的效果,加上導演的功力相近,此片導演袁劍偉某些橋段的切換要比楊采妮好些了,但都還是有很多不足之處,兩人都剛好是第一部劇情長片,也算挺有趣的巧合。但可惜了一個可以更有發揮的有趣劇本。這次雖然是老搭檔張學友與林嘉欣再次合作,或許有熟悉感,卻沒有令我感覺兩人的演出更有說服力,我反而較喜歡兩人在「男人四十」的演出,或許是導演引導功力的差別吧,幾個演員力道十足的鬥戲,卻顯得破綻百出,感覺角色的心理狀況有些不連貫。

發表於 Movies - USA

North Country (2005) 47 **1/2




Oscar應景三

往往一部真實的女性故事改編的電影
比起女性主義者上街或在書本上吶喊女人需要的權利與被社會的歧視
更有力量

女性被性騷擾的議題是表面的重點
可令我深思 感動的
卻是親子關係

當妳的母親不是如妳想要的
當妳的出生值得懷疑
當妳,原來是母親痛苦的源頭
當妳原來接受的理解成了謊言
當妳又愛又恨妳的母親
當妳恨她的同時,卻又充滿罪惡感
…..
妳可能用衍生出更多的不滿與掙扎時
親子如何瓦解成見 如何相愛
電影輕描淡寫這份掙扎
卻是我發覺母性最美好的之處
也最偉大的原因

Charlize Theron的演出一如以往
小人物的心情轉折
她詮釋的準確 動人
可並沒人奪目的光彩
受限於角色的矛盾之處不夠誇張 駭人
要因此連莊得到第二座Oscar似乎希望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