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 BooksPsychology

The Wisdom of Sam 山姆告訴我的事 (2010) ****



這本書看了很久,一直都沒有將看過的書做一個有效的整理
常會因想要推薦給朋友,而想不起書名
我想該如我的電影記錄般即時烙印在blog上
以便往後收尋容易
這篇,只能憑記憶說點什麼了

一個心理治療師的爺爺因車禍癱瘓,對於患有Asperger syndrome的孫子有股時間不再的危機感
前一本Letters to Sam是爺爺以過來人的心情寫下擔心來不及陪同孫子成長的人生智慧
而死神之手並沒有如爺爺的擔心過早到來
經過時間的堆砌,Sam長大了,爺爺以心理治療師獨特訓練的傾聽與觀察,看出這特別的孩子所能教給他的人生智慧
這需要有絕佳省思能力的智慧,就這樣在閱讀過程中不斷的感動我

我以為本書不再只是一般人(所謂正常人)如何了解Asperger syndrome或同理這樣的孩子
而是站到與Asperger syndrome同樣的立場,甚至是更低的位置體會這些孩子世界與可能對正常人的提醒
以一種屈膝的態度學習與分享生命

就算身邊沒有Asperger syndrome的朋友
也可以當成一本人生智慧書讀讀
或許能激盪些不同的人生看法

發表於 BooksPsychology

Infidelity: Exploding the Myths 婚外情的公式 (2010)



一位女徵信社老闆,寫的關於外遇的經驗談
除了無數追查案件外,她本人也經歷過丈夫的外遇背叛
因此除了案例的揭露外,她到是談了很多女性遭遇這類背叛的情緒
明顯的,她對待外遇的立場鮮明,會外遇者通常被她視為軟弱者、不懂得尊重人、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
她不斷提醒女性,如果你是這男人的外遇對象,那他以後也會在妳的背後偷人
所以她雖說不能告訴女性該如何抉擇,她絕對是認為唯有離開才是明確之舉
關係中的必要元素: 尊重、信任、愛、承諾
不過在她接的案例中,那怕最後的醜陋證據一一揭曉了,95%的人還是留在那樣的婚姻之中
可想而知,她本書不斷希望教育的是女人聰明點面對自己的恐懼吧,切斷這麼一段不應該繼續的感情

從她徵信的經驗中,我還是能讀出點樂趣,雖然多數案例皆可以想像
有個例子超爆笑的,一個美國士兵,在網路上與將近50位女人訂婚或交往,其實他是有婦之夫
該網站專門網羅195公分以上的男子,可他對於自己明明不足180公分卻宣稱195的理由為
由於他跳傘次數多的數不清,每一次著地的壓力當縮短了他的身長,所以他就一路變矮成175公分了
這人的荒謬不用多說,可還有這麼多女人見過他還要繼續相信他、愛他
只能說…這些人都應該看看心理治療了

當她談到心理諮商這玩意無效時(當然這是因為我們的職業、立場不同所致),我有些不同的意見
雖然她還是說明了,很多人可能是需要心理諮商的
可她認為心理諮商師的訓練太過中立,所以通常是無效的,否則她不會有顧客上門
究竟何謂婚姻諮商有效? 其實婚姻諮商不在於幫助你的婚姻變好,而是幫助顧客更了解自己,而能否改變一切需要看顧客的是否願意
的確,不願意改變者,又繼續留在諮商中,很多顧客只是依靠諮商取得某種取暖和慰藉,我以為這是作者看到諮商無效的經驗
而就心理諮商的定義,如果顧客不願意改變,卻希望能取得某種心理的慰藉,就要看其治療師的醫療道德了,是否繼續留著這樣的顧客
可是我認為更多成功的婚姻諮商者,是不會被作者這樣行業的人遇到的
婚姻諮商的成功有兩種,一種是找到方法繼續婚姻,另一種就是成功的離婚
婚姻諮商幫助一對伴侶發現彼此不適合,走上離婚,這機率往往比繼續婚姻更大
而這樣的分離不就是作者希望在婚姻中的這些受害者可以覺醒的嗎?
不過依舊老話一句,前題永遠是顧客是否願意看清楚、有勇氣改變了
治療師沒有辦法直接幫助個案願意改變,因為改變需要冒險、需要勇氣,當然對的治療師或許能讓那樣的機率出現的高一些,卻不必然人人可以達到這樣的成效

當然本書也有提到不同女性外遇者的案例,可是男女有著天性的不同
女人較細心,男人較自以為是
所以女人要外遇通常男人很難察覺,通常男人要發掘時,可能是對方都已經離開了
而且男人更因為男性自我,通常不願意相信女性會外遇
男人的這點自信,跟女人到了證據都在眼前還選擇不願相信,似乎有異曲同工之處

外遇除了對伴侶的影響外,對子女也必定有影響
父母親對待感情的態度,深深的影響著子女
我一位花心的朋友,每個階段總有三四個女友同時進行
提到他在國中時被父親帶去了酒店見世面
從此他不再相信女人,可是又極度渴望愛
甚至更大的傷害是,妳被母親或父親當成藉口帶出門,其實他/她是要與外遇幽會
這些小孩將面臨更可怕的心理創傷,在臨床個案中,我就遇過幾個
對於夫妻倆人間的事情,我是沒有立場的(就如同作者對心理治療師的批評一樣,我們因為沒有立場而顯得無用)
因為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都是成年人了
可是兩人因為自己的幼稚導致孩子的創傷,我是痛絕的
家庭治療在婚姻危機時,絕對重要
不過重要的不是在於挽救夫妻間的感情(能夠的話最好),最重要的是如何將對小孩的傷害降到最低
我認為這是兩個成年人最起碼能做,也必須做的

讀著這本書,我想到另一本書 “外遇,不用翻譯"中對美國人的研究那段
這作者除了切身之痛外,也有非常美國人看待外遇的心態,非常的道德批判
(這部分,我會在寫那本書的一些想法時提到)
所以都是英語系國家,所以有這麼類似的道德觀嗎?
還是?

裡頭到是有很多有趣的quotes,值得玩味:
愛是一種態度,不只是一種感覺
如果你的性生活美滿,性在你的關係裡的比重大概只有15%,可假如你並未享受到美滿的性生活,那麼性得比重便高達95%
男人利用愛情去取得性,女人利用性換取愛情
外遇這行為,是一種習慣,會外遇的男人,就會有搞外遇的習慣,只是外遇的程度不同罷了
男人很少把夫妻兩住的地方視為兩人的家,而是把它看成兩人的房子、名下的不動產、兩人的城堡,因此對這場所較缺乏感情的忠誠
女人對價就是會產生親密感,因為那是她們養育家人的地方
因此男人較容易在婚姻居所有不忠之舉,女人較不會在家人生活的心臟地帶做出背叛行為(不過我想與男人喜愛追求刺激也有很大的關連)

發表於 BooksPsychology

After Goodbye 道別之後 (1994) ****



這不是一本艱澀難讀的心理叢書
沒有深奧難懂得理論,卻有扎實的人生智慧
關於 “死亡",我們做了準備嗎?

作者長期在臨終病房工作,並非專業的醫護人員
卻從最真誠的態度中得到寶貴的經驗,帶領很多團體
死亡,是每個人這一生一定會觸碰的議題
不論是個人即將面對的死亡,或是親友的逝去
在面對死亡時,歡笑成了禁忌
而作者的經驗卻發現,笑聲能幫助人撫慰傷痛、面對恐懼(這部份給我很大的提醒)
反是忘了 “笑聲"是最重要的處方

另外他也有很多探視病童的經驗
面對死亡的學習,更可以從小開始
孩子面對死亡,往往比成人要勇敢很多
只是因為成人的過度害怕反而再轉告孩子時,選擇用虛假的糖衣包裝事實
看似無害卻可能非常危險
ex:上帝把媽咪帶走了。–>會讓孩子以為他做錯了什麼什麼,所以母親被帶走,這是一種逞罰
ex:我很遺憾你失去的媽媽。–>會讓孩子覺得他對母親的死亡有責任
他不是失去母親,而是母親死了,母親的死與孩子並沒有關
因此不要低估兒童理解死亡的能力,反而會加深他們成年後面對死亡的恐懼

一些好的提醒與技巧:
悲傷沒有時間表,每個人都可以選擇適合他們的方式面對生活,有時候就是一個寧靜的陪伴就夠了
可是那樣沉默無語的理解,是很難在外頭呈現的,寧靜團體有其必要吧
顯露傷口並不能止住另一個人的血,支持有很多的方式,有時候並非需要了解另一個人的感受,更真實的說法是,誰也無法完全了解另一個人的感受
只是一個人可以承受多大的悲傷,這算這是他們的選擇,可不可以先看看其他的選項再做決定呢?
當你認為另一個人的離開,帶走了你的一部分,相對的,他也留下了一部分在你這了
用些小技巧幫助個案將哀傷釋放出來,讓對方握著你的指尖,釋放一些負面的能量,一點點都好

我看智慧的尊重
一本令我感覺到愛的書

發表於 Psychology

心理治療 迷思 3 友誼=醫療關係?


心理治療是一項專業,是一分工作
有了金錢介入的關係下,多少會讓個案懷疑治療師對她們的關懷是否"真心"?
很容易在治療關係的開頭就充滿了懷疑
而這是非常容易發生的狀況
卻也是一個好的治療關係最先需要努力的,治療師應該要贏得個案的信任

這點不信任來自對"關心"的迷思
人類很容易以為沒有金錢介入的關係就是"單純 簡單"的關心
可事實真是如此嗎?

我再三強調好的治療關係,治療師需要將所有的焦點投注在個案身上(除了幾個醫療道德界限被打破後,ex:自殺 他殺傾向,虐待兒童)
而這就是有金錢介入反而促使關係專業化
也可說心理治療關係中的雙方互動並非對等的,並不似友誼間一來一往的互動
ex:當一個朋友對我說了難聽的話,我可以自然的因為我個人的性格做反應
可在對個案互動的時候,好的治療師除了對個案有保持距離的觀察也需要有非常敏銳的自我觀察
因此治療師較少因為個案一句刻意激怒人的話而有情緒上的波動,如果有的話,治療師更需要深刻的反省
這些都是幫助治療師更了解個案也推測個案在外的人際關係方式
而治療師反而在內心有更多的堆演,ex:為什麼個案這時候會這樣說話,最近的生活是否有什麼不同? 這跟個案的家庭背景有多少關聯?…等
治療師在腦中會做非常多的腦力激盪,還要避免intertranference(反移情作用)發生造成的傷害就需要非常嚴謹誠實的"自我質疑"(self-awareness,在此我用中文"質疑"表明多些批判的精神在其中)
因此跟單純的友誼或其他人類情誼有很大的不同,這也是心理治療一切以client為主的意思
身為我的朋友者 家人,千萬不要再給我回應"妳不是學心理的嗎,怎麼會說這種話?妳怎麼會不瞭解?(其實都了解呀,可是了解就要一切隱忍嗎?)
因為所有的治療師都是人,我們可以選擇身為人最直接的情緒反應
當我們感覺被威脅或開心的時候,我們不需要為對方做太多的體諒與理解(這也是治療師心理健康的令一個條件之一,我們要學會輕鬆的做自已)
這時候我會接一句"不好意思,妳不是我的client,只有心理治療師會體諒妳的一切,否則在美國client還可以控告治療師的(這點台灣制度還未建全)"

這樣的醫療關係是西方世界文化訂製出來的boundaries(界限)
這中間有很多文化習俗的影響
可漸漸在做心理治療經驗越多,會發現這在一開頭感覺(因為深受台灣 中國文化的影響)無情的boundaries有絕對的必要性
boundaries在台灣文化通常不存在
ex:一個母親會希望跟自己的小孩有母子關係外,還是朋友關係(這就是boundary模糊所造成的期望)
可是卻往往在兒女坦承自己的行為思想後(友誼),馬上搬上母親的威嚴,可能訓斥一番可能用柔性訴求造成兒女的罪惡感(親子關係)
這就是boundaries不嚴謹,對人造成的傷害,因為沒有的基本的尊重,孩子永遠都是孩子,在台灣文化沒有拒絕的能力,否則就被貼上"不孝"的標籤
這樣的方式也容易讓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瓦解,或是形成某些人總是被占便宜或總是占人便宜
這些往往發生在"友誼"上,如果治療師與client的關係被解讀為"友誼"
很多boundary不清楚的狀況反而容易發生,而對client造成傷害,也無法保持關係的專業性
因為client對治療師會有過度不合理的"期望",期望越高傷害越大

心理治療中強調tranference的發生(移情作用)
這是治療的方式之一,所以因此client越不瞭解治療師越好(這裡的瞭解指的是私人生活 習慣…等)
因此治療師可以像是一塊白布般讓client投射不同的角色在治療師上,ex:client會把治療師當作是父母,讓從小累積的傷害有個治療的空間
對治療師私人生活的越不瞭解越有這樣的空間
所以好的治療關係就是client走進診療室,靠著直覺或第六感去感應這是不是適合她的治療師
一切靠著直覺去決定是否願意相信 開放自己
這一些可行的話,整個療程就應該像是坐上雲霄飛車般享受整個旅程
雲霄飛車讓我們有了心理準備可能會害怕 驚嚇 刺激,可是心底我們相信一切的安全的(雖然有些意外的報導,可是當我們坐上飛車時,會有意外發生絕非在我們的考量內,多數情況)
所以要有好的心理治療絕對要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建設
安全信任的需要外,也要知道這一段路程絕對一路飛上天的high,中途一定會需要很多的掙扎與痛苦
把心理治療想成是治療身上的病痛
一個多年的傷口完全沒有治療,表皮好像愈合了,可是內裡都在腐爛
一日終於在無可忍受的狀態下求醫,難道不需要切割表面拿掉其中的腐爛
而這一切的過程難道不會有更多的痛苦與不舒適嗎?
這段路程又不願意信任,該有的復健不去執行,如何復原呢
而所謂的復原也絕非回到青年時期光滑的肌膚沒有任何傷痕 刀疤
或許心理治療會讓心理回到健康的狀況,可是別期望會回到年少無知的單純
也不應該有這樣不合理的期望,以為心理治療無用
畢竟心理治療師只是人,一個受過專業訓練盡量把client放在最重要地位的人,絕非上帝(那些想要扮演上帝的好心治療師,往往會受到更大的傷害)

發表於 Psychology

心理治療 迷思 2 付錢談話?


通常一個人對心理治療有第一道防線的鬆懈後(至少不覺得只有求神問卜能解決問題,有點願意找其他途徑的幫助)
最大的一個掙扎就是–
為什麼我找人說話要付錢?
可能會泡酒店的人心裡會想,我去酒店找小姐除了可以說話還可以摸或做些其他的,可能還划算一些
這樣想法的人很容易把心理治療歸類為只是"說話"

心理治療很重要的一支的確是"談話治療"
可這談話的能力絕對比找朋友說話要來的專業
表面上,只是聆聽或對談,可是在整個過程有嚴謹的思考脈絡
ex:好的心理治療師不像是朋友在一聽到妳的故事前五分鐘就跟著妳一起數落妳男友的不是,或是加油添醋
也不會輕易的亂下斷言,或直接的告訴妳解決方法
心理治療師就算主觀的認為Client應該有什麼樣的做法也不應該影響或介入(這取決於不同的治療理論有不同的做法,基本上我傾向不影響Client過多為主)
心理治療過程中,一切以Client為主,主要工作是引導或幫助Client去了解她背後真正驅動所有情緒或作為的主因
在整個過程中,Client才是完全的主角,絕不似朋友間相處的互動

心理治療師要有嚴謹的專業訓練過程
除了在清楚觀察到Client的內心過程(情緒的由來?有幾個可能?家庭背景?…)
同時也要對自己的內心反應非常清楚
往往看似簡單的談話過程
其實有著心理治療師用盡腦力思考 觀察的用心
絕非表面上看似的簡單

如果妳感覺妳的心理治療師,只是隨便跟妳說說話
絕對歡迎妳將這樣的不滿搬上檯面討論
一個好的心理治療師絕對以Client為主也歡迎任何的"挑戰"
如果妳發現他沒有那樣的能力,也聽不懂妳的意思
是該時候換治療師了

切記,心理治療是絕對人與人的工作關係,絕對跟"緣分"有很大的關係
沒有絕對好的心理治療師,意思是沒有一個治療師可以適合所有的Clients
也可說在怎麼差的治療師也可能有適合的Client
(而且通常所謂的"名醫",更是沒有時間心力多聽Client的,聽說過有平均不到五分鐘看一個的,這是另一個題目的探討了)
妳絕對要選擇適合的,有時候決定的取決標準就只是相信"直覺"
當然也不要當治療師覺得了解妳的背景夠久了,"挑戰"妳的時候(這是治療的方法之一)
妳馬上落荒而逃,或躲回自己的洞穴中
什麼時候治療師該守該攻(絕對是為了Client的利益為優先)覺對是靠經驗累積的?
有時候直覺治療師是善意的對妳,或許時間點上出了錯誤還是可以給彼此多一個機會的

就像做生意上的談判高手一樣
心理治療師背後的腦力激盪也是高潮迭起
絕非表面上的"談話" "聽話"這樣的簡單

p.s.Client中文翻為"個案",我不喜歡這個中文詞的感覺,在此只先用Client替代

發表於 Psychology

心理治療 迷思1 只適用心理有病者(俗名神經病,精神病患者)?


"心理治療"這詞充滿了迷思
就連已經習慣這行業的美國人都不見得了解什麼是真正的"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容易與"精神疾病"連在一起
這是一種汙名化的結果
現今的心理治療有更寬廣的用途

先從汙名化的"心理治療"開始談論起
多數人將需要"心理治療"視為此人"有疾病"
這是從疾病汙名的觀點視之
如果從"健康"的角度重新省視或許會是比較好的出發點
生為一般沒有病痛者來看健康,我們沒有"生病"可是並不表示我們"健康"
從新的生機飲食標準來看,健康或許是表示身體維持在"微鹼的"的狀態
因此如果一個人希望達到微鹼的"健康"標準就需要適當的"清潔"身體過程
而這樣的過程不是做一天就可以維持的,是需要持之以恆的"習慣"
"心理治療"對我是過時不夠確切的翻譯
我將心理治療多視為"清潔"心理的過程
治療給人一種"短期"療程的印象,以為像是吞了一顆藥就可以藥到病除
而需要尋找這些療程的人們也被視為有病
因此忽略了疾病的程度

心理疾病可視為到了"無法控制"的程度
可是心理治療卻不是只適用於"有心理疾病"的人們
心理治療嚴格說來有"藥"(急症)的層次 也有生機飲食(保健)的效果
因此心理治療適用對象除了久病形成的"慢性病" 危機時引發的"急性病" 也有日常保健的心理健康需要
連牙齒都因為需要保健而每半年需要"洗牙"一次
心理卻是每天跟人事物磨拳擦掌的接觸,內心早已推積了幾十年的"心理汙垢"卻從來沒有想要尋求專業的幫助?
我想第一步是因為心理治療被"疾病汙名化"的結果
所以生活遇到瓶頸時,因為台灣文化習俗的影響,除了找朋友到心理垃圾外,一般台灣人第一個會尋求幫助的便是"算命"
給一個未來的"假象"是當下最好的療效(不是說算命的準與不準,可在未來未出現前而給內心一種"安慰",嚴格說來都是假象)
反正未來還很遙遠,我只要能聽到可預見的未來是好的,此刻的痛苦也不再那樣真實了
這屬於以"藥"治病,屬於治標的層次
而忽略了心理治療有著類似中藥的"調理過程"
也有生機飲食"食療"的可能
心理治療有針對不同層次"不夠健康"的心理狀況而打造的"療程"

ex:有時候我們會因為朋友或陌生人一句聽來沒什麼大不了的評價而生氣
多數人的反應往往是,對方是渾蛋,總之過錯的矛頭指向對方
可是如果有機會問問自己,除了對方以非常粗魯的詞彙批評我們讓我們生氣外
還有什麼是造成我們"反應過大"的原因?
試問一隻狗對著我們咆嘯,我們會因為生氣而在街頭跟那隻狗對罵嗎?
心理治療旨在揭開我們潛意識的面紗
下一次在遇上渾蛋,很自然的將對方歸類為非我族類,那情緒反應過大的機會也會稀少許多
這是一個療程的方式
有時候情緒反應過大也可能顯示的是對方對我們的"評價"對了?
怎了有人聽到"胖"這字眼可以激動的流下眼淚,另一個人只有聳肩的了然
"對號入座"其實反應了更多我們不願意面對的"潛意識真實"
還有更多的可能性…謎底將藉由好的心理治療揭曉
因此心理治療可以視為了解自己的途徑之一
了解自己有很多種途徑,心理治療是更深層的一種方式之一
ex:為什麼避免衝突的場面? 為什麼討厭身體某部分的觸碰? 為什麼做這種夢?…等
一切有因人而異的解讀,很多的原因並無法依據全人類通用的解讀
其中的似是而非則需要專業訓練後的治療師與個案(本人也不喜歡這翻譯,病人這名詞也過分疾病化,美國習慣用client,中文使用"客戶"又顯得太過商業化,此為台灣習慣的名詞)合作找出更獨一的解釋

P.S.
這只是很初淺的歸類(畢竟這只是Blog,誰想看長篇大論呀)
只是希望擴展心理治療的範圍,拿除"心理治療"只適用於嚴重心理患者的迷思
歡迎任何的批評指教

發表於 Psychology

The Listener


Allen Wheelis知名是心理分析醫生
書的推薦序上寫著此為一個八十歲經驗豐富的心理分析師剖析他的生命歷程
當一個成功出色的精神分析師用職業上熟潤的技巧分析自己
這將會是個什麼樣的火花與美妙的過程
我帶著深切的期待看著此書

然而我期待過高的
這不過是一個回憶錄(特別是家庭人物關係的回顧)
有的是與父親 母親 妻子的互動細寫
而與姐姐 或子女的互動並沒有深刻的描述
可這樣的描述便可以算是心理分析嗎?
我該說他還有更多的保留

他看似比他的同業者有更深入的展現
可在我看來不過是將更多的秘密埋藏的方式
太多可以挖掘的材料他只用華麗的辭彙帶過
那些展現的不過是人性最被人遮掩卻不夠深刻的陰暗面
情慾…這第一篇的開頭也成了最後的結尾
只是一個油燈進枯的老者
這本書反到給我一種人生對抗時間的強烈無奈感

這個幫助許多人的心理分析師
最後卻無法幫助自己(他真的不遭只是那無比巨大的無奈驅使我這樣的假想)
他的生命似乎找不到存在價值
雖然他努力的活過他的每一天
他努力在自己的領域上有所發揮
他也成功了
可為什麼那無法抗拒時間的無力感還是這樣的強烈???

最後引導我回到虛無主義
我們在人世間再努力又有何意義呢
即便你留下你的名在世上
真正認識你的又有多少呢?
這樣汲汲營營的一生,何意義呀?

發表於 Psychology

原來科學注定與玄學相遇


一堂最科學的課程在心理學的課單上
SYNAPTIC SELF
整學期探討的便是腦的各種結構 化學變化…
感覺作Neuropsychology研究的
總是把大腦與情緒連結
心與靈魂不再重要了

最後一堂課
老師大膽的想做連結
大膽的提出科學無法回答的問題
倒是提醒了我
科學原來想做的便是尋找答案
只是答案太難尋找,只好屈就於簡單的大腦機械運作(連這看似容易的理論我們都了解的不夠透徹了)

所以越作科學研究的越遠離人性
我是這樣以為著

可這堂課改變了我的想法
原來科學家們是想要連結這一切的
他們甚至有著更天真的想法
想找出宇宙永恆的Laws
就連愛因斯坦都相信有這麼個Laws
原來不是所有的科學都這麼死腦筋的搞些直線機械運作
原來有些科學家願意用僅有的科學知識探討抽象的玄學
這對我而言,一直是徒勞無功的

因此在cognition and consciousness
總有著無法跨越的gap
這些試著解釋的科學家真的很感人
因為說的越多只會讓人感覺更玄妙
像是大部分的東方哲學(我深信)
可是這在西方世界是難以得到認可的
就像是硬生生的要用科學語言解釋音樂一樣的不可行
聽的大家不只頭昏
GAP依舊還在

不過很好的努力

發表於 Psychology

親子關係 看法


上課內容 電影 身邊朋友
不禁讓我開始思考親子問題

我有一個理論
這麼多的親子問題
根源在於–父母就應該要愛子女?

一.父母愛子女應該是自發,可是沒有絕對的義務

很多人或許可以辯稱,父母愛子女是生物學上的絕對,因為那是本能?
看看眾多的動物們,我們可以得到結論
可是人類社會畢竟不同
在我們的上一代被環境 被其父母 被其師長 被社會…等影響後
究竟在人的身上還有多少本能是如此以自然生物所主宰的?

多少父母愛其子女是因為社會壓力?
因為身旁的聲音,因為害怕,因為壓力
不得不的選擇
就因為這份衝突與掙扎
反到在父母對待子女的同時
這份不滿不自覺的移傳到了子女身上
因此代代的相傳,人早已不是那受生物體主宰的單純物種
我們太多太多的想法被扭曲被污染了

二.子女接收到社會上的訊息,因此斷定父母必須愛自己?

看看後代的不滿中
多數是由於比較而來的
因為社會不斷的灌輸(有直接有隱喻)
父母愛子女天經地義
因此在學校 在出了社會 在與其他人類的比較後
為什麼我沒有得到跟別人相似的父母對子女的愛?
因此從小的創傷,這種不平造成了長大後人格的不健全(Freud因此關注兒童創傷)

我相信這套理論有其值得相信的論點
在此我要探討的不是這點

而是這種天經地義的論點會不會就是問題的根源?
而非因此理論更給了後代歸罪前代的理所當然
因此我認為問題的根源不在父母愛不愛小孩
而是在為什麼所有都要說"應該"愛
社會給父母壓力 父母自己也給自己壓力

當父母感覺小孩的不可愛甚至厭惡時(問問那些帶過小孩的人,多少人經歷過想把小孩掐死的想法,可有多少人敢大聲的承認?)
他們沒有地方發洩
不是得到異樣的眼光(怎麼可以不愛自己的小孩的批判可以從眼光中言語中得到)
不然就是這一切只是暫時的(來自有同樣經驗的父母)
那不滿沒有得到抒發
這絕對會成為一種毒素遺留給下一代

因此就看你的父母有多少毒素遺留了
幸運的話,你會有一個還算健全的父母
否則你的成長階段不健全,導致你成為一個有些怪異的成人

因此放鬆自己也放鬆別人的方式
是慢慢了解
父母沒有必須 沒有義務 需要愛我們
他們給的愛必須是自發的(不從外在給予壓力)
小孩也慢慢由於了解而不再將自己可憐的感覺(不被父母關愛)與其他人做比較

人與人的相處絕對不公平
絕對有著人與人頻率不同而契合或厭惡
沒有絕對我需要愛某個人

同樣的,在恰巧成為家人的人們身上
就這麼恰巧他成為我的手足 甚至父母 小孩
可當人那最本質的頻率就不合時
能不能少一些外界的聲音給本來就充滿衝突的家庭戰場又加溫呢
試著了解本質的不同
不要用應該不應該去評斷我們的父母 小孩…等靠近我們的人

或許少了這些壓力
那人類本質的關愛就會出現
愛不是義務 不該強迫

發表於 Psychology

Anterograde Amnesia 失憶症


課堂上看了一段科學研究
一個真實的案例,因為腦傷永遠喪失了short-term memory的能力
他只能記得腦傷之前的所有一切
之後的一切因為沒有記憶力前段的能力
因此沒有機會使用記憶力中儲存的功能
所以…永遠不會有新的記憶

雖然電影 “50 first dates"以這樣的案例為出發點
那畢竟還是好萊塢電影
試問誰受到了,不停的有人問你,我們剛剛在做什麼?
ex:煮飯常常燒焦,不記得你是誰?…
可看到真實的案例
那衝擊才是更大的

一個人無時無刻需要一台錄音機
否則他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 吃過了沒 說過了什麼…
劍橋法律系的高材生努力多少年時光後
從此沒有辦法成為律師
每天錄音 每晚抄錄今天生活的所有細節
或許沒有人像他一樣每天活著這麼仔細

看的外人感覺悲傷
他或許連悲傷的感覺都忘卻了
訪問中他或許提及無法成為律師,那短暫的悲傷劃過臉龐
不到五秒鐘後,他問到
我們剛才談論什麼話題?

那種對前段記憶的遺失的失憶症患者或許該比對後段記憶遺失的患者要幸福許多吧
他或許不記得自己的名字 自己的過去
可是他至少不會喪失基本生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