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 Movies - FranceMovies - JapanMovies - USA

Chinese Box 情人盒子 (1997) 53 ***




一個"不知自己為何"留在異地的非本國籍男性(常常遠離家鄉的人,存有同樣的疑問)
一個揮別不了過去因文化的包袱所加注其中的生命重量本國籍女性
因為生命的即將流逝,因為一方至熱的愛戀,因為另一方生命的包袱
差撞出一段複雜的情感
其中牽扯著同情 迷戀 孤獨 依賴 扶持

另一個不在關係中的第三者成為香港這塊土地的化身
過度相信當年的初戀情感,那暗示著香港人對英國的病態崇拜
帶著千瘡百孔的面容依舊努力存活著 相信著 夢想著
其實真實降臨的那一刻
所有的自尊真正瓦解了
還敢存有奢望勇氣嗎?
這部份反而有鞏俐的角色,延續了香港人對後來的政權–中國政府的相信
而這個相信是Jeremy Irons之死(英國政權在香港的死亡)考驗了愛因而帶來了從頭開始的勇氣

這電影的成功在於香港回歸與不同種族戀愛的搭配合宜
其中有所以clever的片段,拼湊出這完整的作品
當然王穎的ABC身分,電影以Jeremy眼中看出去的香港充滿了異國風
這更是一個聰明的設定
沒有一個ABC導演對文化的生疏隔閡
變少了這電影該有的似不像氛圍

似乎所有關於回歸電影畫面總是離不開海上的孤舟上放的煙火
這樣類似的畫面多的已經沒有特色了
而酒店 卡拉OK成了現在中國人的標準刻板印象
最詭異的是背景音樂竟是陳昇與新寶島康樂隊的台語歌–歡聚歌
這在暗示大中國主義,台灣也有回歸的一天?
所以同是地方的香港與台灣有著類似的命運?因此音樂共通?
還只是導演認為那樣的音樂風格能呈現當時的中國文化?
又或是導演根本不了解台灣文化的錯誤拼湊?

鞏俐尤其厲害的天真眼神
一個角色話沒說出口,觀眾已經了解了一半的故事了
最有趣的發現是張曼玉
怎麼當年的造型與clean如出一策
加上那獨特的口音,特別是英文的對百
我往往恍神的以為我在看clean

王穎喜歡切割畫面的鏡頭,呈現出多重的景深淺
這樣人物關係便一目了然了
最令我受不了的是,香港電影提及香港政治與經濟的慣有拍法
都是要穿插一堆路人的生活鏡頭不然便是新聞畫面,而且絕對是模糊的記錄片畫質
真是膩的讓人無法忍手
金雞不就學自chinese box?
還是chinese box學自何方?

一到了香港
連外國人都成了王家衛電影中的常有的呢喃角色?
特別是住的房間,不正是重慶森林中梁朝偉的住處?

原來…觀光才是最具破壞的殖民主義
無意識的亂拍照,顯示的是 自大的殖民主義
隨意的入侵民宿
偷取所以當地者的日常畫面
配上的不是充滿批判性的畫面,便是扭曲的旁白做引
最是可恥的文化批判

喜愛最後的shoot呼應了前段
那死魚?or活魚?的心跳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